墨子學習心得

墨子.親士篇 原文:

今有五錐,此其銛,銛者必先挫。
有五刀,此其錯,錯者必先靡,是以甘井近竭,招木近伐,靈龜近灼,神蛇近暴。
是故比干之殪,其抗也;孟賁之殺,其勇也;西施之沈,其美也;吳起之裂,其事也。
故彼人者,寡不死其所長,故曰:「太盛難守也。」

這篇解釋「太盛難守」,舉了錐、刀、井、木、龜、蛇等器具和生物為例子,後面又提到幾則歷史人物事件加以補充,包括比干、孟賁、西施、吳起,這幾號人物到底有什麼值得讓墨子挑出來講呢?我將收集一些資料,並逐條整理,加以分析這些例證,是否有充足立場可以合理化,如何確切評估例證合不合理呢?我採用方法是,從墨子所舉出的例證中,能否用「太盛難守」來解釋,以此標準來歸類合理與不合理之例證,基本上都沒有偽證問題,因為全有歷史記載,暫不討論歷史上的真假,那留給歷史學者去考證,故我先都假設,凡是有歷史記載之人事時地物,皆視為真的,由此才能展開一連串探討例證是否合理的工作。

第一號人物:比干


殷商沫邑人,是商紂的丞相,並列為紂王三大忠臣之一。其有名的歷史事件是「比干挖心」,故事是這樣的,在殷商末期,歷史中,每個朝代的末期,都有一個暴政的領導人物,他們都背負著惡名,總有數不盡的壞事,或許是歷史學家的陰謀,好讓新的朝代,可以名正言順地取代之。中國古代,最喜歡講「名正言順」,若沒有一個偉大理想,像是除魔衛道之類的,是很難推翻舊有朝代,很容易被貼上謀朝篡位的罵名,扯遠了!回過頭來看殷商末期,紂王荒淫無度,國勢危殆,比干就向紂王進諫,這時比干完全發揮出忠臣作用,紂王當然聽不下這些刺耳的諫言,不然就不會亡國了!根據史記.本紀殷本紀,記載:「比干直言諫紂,紂怒曰:『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,信有諸乎?』乃遂殺王子比干,刳視其心。」沒錯!比干是死於紂王的好奇心(誤),紂王想殺一人,何患無詞,但用了這樣的手法,就算是聖人也都死了!有何屁用?墨子以此例,說:「比干之殪,其抗也」(殪,死也;抗,直也),通常給昏君太多諫言都是無意義的,而比干只是扮演好他的角色,稱不上是「太盛」,故墨子舉此例過於牽強,不近乎合理。

第二號人物:孟賁


戰國時期末衛國勇士,沒錯!你沒看錯,是戰國時期末的人,這時墨子應該仙遊去了!難道,墨子可以未卜先知,或是有穿越時空能力嗎?合理懷疑,應該是有後人誤植進去,也不能說是誤植,算是墨子後生門人協助舉例。好!繼續來看孟賁的故事,此號小人物在史書上,僅佔上一小塊篇幅(畢竟人家也是名留青史),記載他力大無窮,不怕虎、不怕龍的,有次秦武王揪他一起舉鼎,比比看誰的力氣較大,比著比著,後來秦武王卻比掛了!也許是超過身體負荷範圍,這最高領導者被弄掛了!事態可嚴重,總要找個人出來負責吧!否則事情沒辦法收尾,眼前孟賁是最佳(倒楣)的人選,後來孟賁被株連九族,以悲劇落幕。墨子就說:「孟賁之殺,其勇也」,真是太過於勇猛,搞得人人都想挑戰他,害得挑戰者比不過,甚至賠上性命,若是尋常老百姓,自己無能比死,也就認了!偏偏這次挑戰者是帝王之家,還是個在位者,一個朝代的大當家,這事能小嗎?真是太盛了!也太衝了!此例很合理,任誰都想當 No.1 ,尤其是天下之子,萬人之上的領導人物,說什麼也要和力氣是天下第一大的人比一比,誰知孟賁不肯收手,活活地把秦武王給累死,誰都怪孟賁太勇猛,不知退讓。

第三號人物:西施


春秋末期的大正妹,故有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封號「沉魚」。自古紅顏多薄命,所以~古代正妹都死得早,而且滅國前,總是會出現絕色美女,迷惑領導者,所以~正妹都背負了這樣的臭名,西施也不例外!故事是越王勾踐有心要弄垮吳王夫差,就打出美人牌,西施便是其中之一的好牌,劇情當然是吳王中招了!開始不理政事,每日每夜只和西施玩樂,沉迷於美色,勾踐看時機成熟,便趁虛而入,一舉攻滅吳國,事成後,勾踐本有意收納西施的,但勾踐他老婆那肯呀!深怕自己美貌比不上西施會失寵,未來的日子便不好過,趕緊就把西施裝進麻布袋,一口氣丟到江裡去(真是糟蹋),西施就這樣被殺人滅口,結束了大好青春。墨子說:「西施之沉,其美也」,西施的美遭來忌妒與排擠,但容貌這等事,卻不是自己所能控制(整型或自我毀容不列入考慮),故西施之美,實非自己能力所及,但卻符合太盛的條件,故也算是合理。

最後一位壓軸人物:吳起


戰國時期初,衛國左氏,是著名兵家代表人物,同時又是軍事家、政治家、改革家,吳子兵法便是他老人家的著作,這樣了不起的人物,又有什麼故事呢?他的生平就不多言,有太多豐功偉業、大大小小的戰事可以講,我們就直接進入他到楚國後,開始搞一些改革變法之類的事情說起吧!改革是件苦差事,弄個不好是會腥風血雨、血流成河的。這次他把刀口指向一群舊有勢力的貴族,擺明要挑起來對幹,和他自叫板嘛!如果~沒有強而有力的後盾,簡直是以卵擊石、自取滅亡,幸好吳起有福氣,有位賞識他的領導人-楚悼王,吳起改革才能相當成功,使得楚國變得更加強盛,But(人生最恐怖就是這個 But)~好景不常,人總有一死,這次死的是楚悼王,這意謂著什麼呢?意謂著變天了!吳起沒人罩了!原本舊勢力的貴族肯忍氣如聲,完全是給楚王一個面子,現在楚王一死,吳起的地位頓時動搖,若毛方丈就別想走,僅沒走不了,還賠上寶貴性命,吳起就這樣被弄死了!又是一樁悲慘的故事。此例墨子這麼說:「吳起之裂,其事也」,很合理,吳起的變法,大大影響貴族權力與利益,試圖抵抗、壓制貴族,或許是手段過於強硬,而非採取柔性政策,故造成反彈力道如此之大,很合太盛條件,又合乎難守之結論,此例可說是最佳例子,由自行能力,去影響改變事物,卻遭到事物反噬,原因在於執行過程是以強制性處理方式,而累積出相反的負能量,即是抵抗力,等達到所能負荷的零界點時,便會造成這股負能量潰散揮發。總而言之,這股力量早在你施壓的當下便累積,而施放點在於你的施壓力已無法承擔負能量襲擊,故是施壓者自行造成,也是施壓者自行釋放,與「物極必反」有異取同工之妙理。

結語


「太盛難守」意思,是指事物達到鼎盛、最巔峰的階段時,就很難在持續性地處於那個狀態,就像老子所說:「持而盈之,不如其己;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」那樣。墨子和其他聖人,都想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,不宜鋒芒太露,但同時這也是想告訴我們,如果事物發展過於極端,便會產生等同的反噬力道,最終會害了自己。